○○全媒体记者 杨好好
通讯员 邹海容
晚报讯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模式渗透部分行业,手段多样的消费陷阱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柳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美容公司跑路、消费者起诉退款的案件,依法判决该美容公司退还全部预付款。
2023年11月,市民刘女士在抖音上刷到某美容公司修复妊娠纹项目优惠的宣传视频,随即前往该美容公司体验。体验过程中,工作人员极力推销产品,并承诺腹部纹路能修复至新生肌肤状态,修复后纹路不再复发,承诺无效则退款等。当日,刘女士便充值6000元。在之后的服务过程中,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分别充值了12218元、12800元,最终充值金额共计31018元。其间,刘女士一共做了6次修复,但妊娠纹仍未消除。
2024年2月,刘女士再次去往该美容公司时,发现已人去楼空。刘女士在索要退款过程中结识了其他宝妈,并联合将该美容公司起诉至柳北法院,请求解除双方之间的服务合同,并要求美容公司如数退还预付款及利息。
经审理,柳北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认为该美容公司存在违约情况,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认定该美容公司作为服务方,应就其向刘女士提供服务的内容、次数、金额承担举证责任,由于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客户的消费情况,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而法院支持了刘女士的全部诉求。
柳北法院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要谨慎选择商家,保持理性消费观念,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明确服务方信息、消费金额、服务内容等,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同时保留证据、索要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