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5月07日

十年陪伴 静待花开

梁诗雯

梁诗雯(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人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10年前的我,也曾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等待着被浇灌和培育。而恰恰是10年之前,懵懂无知的我汲取了成长过程中无可比拟的养分——我主动报名,当上了柳州晚报小记者,在晚报大家庭的见证下,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直至成为一名大学生。在柳州晚报小记者团的悉心栽培下,我拥有了有力的枝桠,朝着更明确的方向前进。二十年耕耘,二十载丰收。在柳州晚报小记者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希望通过分享我与小记者的故事,向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表达无尽谢意。

2015年,刚满8岁的我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学生,对“小记者”是怎样的群体还十分陌生。在短短的几节采访写作课上,“小记者”“采访”“写稿”这几个模糊的字眼渐渐变得清晰起来——用纸笔记录世间百态,用脚步丈量生活万千,用语言传递人间冷暖,正是作为一名小记者的使命所在。带着微不足道的勇气,我第一次参与了小记者活动,走进东风柳汽,参观的过程短暂而充实,我接触到了日常学习中了解不到的内容。而在采访环节,胆怯仍包围着我,看着其他小记者熟练地发问、记录,我心生敬佩和赞叹。回到家,我拿起笔写下参观心得,交给妈妈投到小记者邮箱。一周后,我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印在报纸上,看到“小记者梁诗雯”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了成就感,也夹杂着一些懊悔和不甘。我想,今后要鼓起勇气进行采访,积极参与更多活动,写出更有文采的句子,写下更值得记录的内容。

时光荏苒,第一次走进小记者集体的故事还记忆犹新,这10年间我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活动,跟随小记者老师和同伴在全国各地研学见习,卖出一份又一份爱心报纸,写下一篇又一篇稿件,“小记者”已经不是那个陌生的名词,它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标签,记录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没有小记者集体的陪伴与鼓励,我不会在见到漫天黄沙的戈壁时联想到“大漠孤烟直”的壮观,不会在参观柳东新区时回顾柳州的发展与变迁,不会为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记录点点滴滴,这是让我学会成长、变得自信的平台,也是让我锻炼文笔、爱上写作的大家庭。

2025年,18岁的我回望与晚报小记者相伴的1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写下这些文字。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希望每位学子做到“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静下来能思”,这句话让我想到,从前身为小记者的经历与实践,从活动前准备到采访、记录、写作、反思这个过程,不正是成为一名成熟的马院学子的要求吗?我深刻感受到,曾经丰富多彩的时光是在为现在和将来的我埋下一颗颗铺路石,为我的人生增添更美好的印记。

衷心感谢每一位小记者老师和这个集体的陪伴与支持,希望与晚报小记者共成长、共进步!

--> 2025-05-07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4841.html 1 十年陪伴 静待花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