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讲述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彭集 42岁
我是一名儿童保健医师,进入这个行业已经18年了。由于每天跟许多小宝宝打交道,网友将我们称为“人类幼崽质检员”。其实,我们的保健对象不仅有婴幼儿,所有未成年人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随着社会对人口健康要求的提升,儿童保健除了关注身高、体重等传统的体格检查外,还注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心理发育等。我们在检查时,需要儿童配合做一些指令动作,3岁以上的儿童基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3岁前的婴幼儿表达欠佳,这时我就需要对家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同时耐心地逗引儿童,让儿童配合做好体格检查。
在检查时,很多家长疑惑,为什么爱哭闹的小宝宝到了我们手上,就像玩偶一样不哭不闹了?
我的秘籍就是找到与宝宝同频的“磁场”。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让我一眼就能看出宝宝的情绪状态,判断出他们是因为来到陌生环境不适应,或是瞌睡、肚子胀气、穿多衣服等原因引起的不同情绪。对于不能马上适应新环境的宝宝,我总会温和地用一些玩具逗引他们,和他们用“婴语”交流,缓解宝宝的不适,待宝宝情绪平稳后再进行体格检查。
检查过程中还有一些“法宝”,如沙锤、圆球等,医生们也会准备一些小玩具。我诊室里的玩具箱里,装着拨浪鼓、积木、毛绒玩具等。沙锤是给宝宝“质检”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测试宝宝的视觉、听力、抓握等功能。如果沙锤不能引起宝宝的关注,我还可以用拨浪鼓,“咚咚咚”的鼓声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还会应用积木、卡片、七巧板等来引导他们互动,以此判断孩子神经系统功能性发育状况。
在我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看到他们充满灵性的模样,我的嘴角就忍不住上扬。我想,脸上这深深的法令纹就是这么来的,但我乐在其中。
其实,我的就诊对象不仅是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特别是新手父母,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他们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所以,我们不仅要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帮助家长解决育儿难题,引导他们走向一条顺畅的育儿之路。
儿童保健工作琐碎而细小,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当被问到儿保医生这份工作的价值时,我的答案是:为每一名孩子建设健康防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不希望任何一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有遗憾。这份信念让我甘之如饴,并坚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