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龙城中学2024级(10)班 马傲儒
暑假的第一个周末,我参加了一场有意义的柳州晚报小记者活动。我和妈妈一同走进柳州市工人医院,参加“未来医声”小记者科普训练营研学活动。通过互动式学习和实践操作,更直观地了解生命的起源、急救技能等健康知识。
活动当天,我穿上白大褂,跟随着医护人员沉浸式探索生命的奇妙。产科副主任医师刘丽给我们上了一堂声情并茂的“生命的诞生”课程,让我了解了孕育胎儿与分娩的全过程。副主任护师陈明静指导我们学习“新生儿抚触与护理”课程,35名小记者分两组登上舞台,学习了抚触“婴儿”和给“婴儿”试穿纸尿裤,让我们初步了解婴儿护理常识。
我最感兴趣的是急诊医学科王殿阳医生教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医生告诉我们,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于1974年发明的急救方法,1975年正式用其名字命名,专门用于解除气道异物梗阻,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功抢救了上万条生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让肺内残留气体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能迅速冲入气管,从而将气管里的异物排出。
我学会了两种急救方法,一种是“他救腹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只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剑突下方,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的腹部,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另一种是“自救腹部冲击法”——若自己被异物卡住,可利用桌子圆角或椅子靠背快速挤压腹部,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异物排出。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的起源,还通过动手实践,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初中的我特别喜欢物理、生物这两门学科,这次暑假研学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今后攻读生命科学专业的梦想!我渴望了解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等。希望未来能够从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植物分子及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我一定会为梦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