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潭中路第二小学五年级(4)班 张晋睿 指导老师:韦礼娟
7月5日,我随柳州晚报小记者团前往柳州市工人医院,参加了一场极具意义的研学活动。
活动中,我们与医护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日常工作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同时,医生们对生命孕育过程的讲解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传授,让我们受益匪浅。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深刻体会到母亲的不易与伟大,更激发了我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此次研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围绕一个温馨的主题展开——生命的孕育。市工人医院妇产科主任医生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母亲是如何经历整个生育过程的。
医生不仅深入剖析了从怀孕初期到分娩结束的整个孕育历程,还详细介绍了各个阶段伴随的重要生理变化、心理调适以及必要的医疗护理措施。
看着课件上一幅幅孕育过程示意图,尤其是那被足月胎儿撑得巨大的腹部和被压迫变形的脊柱;听着孕期腰酸、背痛、尿频等不适的描述,我鼻子发酸,眼眶发热。在课后讨论中,我们纷纷表示,妈妈孕育我们太不容易了,我们一定要好好爱她们、孝顺她们。
理论讲解之后,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如何细致入微地照顾新生儿。然而,在垫纸尿裤时,好不容易模仿老师摆好婴儿体位,我却手忙脚乱地找不到尿裤魔术贴的位置,尿裤怎么也合不拢。急得满头大汗的我,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完成,整个过程足足花了10分钟。这时,我忽然想到了自己1岁前,妈妈每天都要为我更换纸尿裤,该有多辛苦啊!想到这,我再次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不易。
第二个环节,我们在市工人医院急救科医生的带领下,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医生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通过冲击腹部,利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压力,迫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强大气流,将异物推出气道,因其有效性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我们分组进行模拟演练,面对模拟的紧急情况,我们迅速而冷静地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双腿分开站稳,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只手握拳,将拇指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与剑突(胸骨最下端)之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重复操作。
这次实战演练,让我们体验了从判断情况、采取急救措施到成功解除梗阻的全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急救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更让我们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和冷静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让我对健康和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柳州晚报小记者团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