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21日

优化监管平台 减少乱象发生

相关部门对部分驾校存在问题进行加强管理

潭中西路一家驾校内,有学员正在练车。该驾校的负责人近期出现失联等情况。

○○全媒体记者 张威 杨好好

暑假,是大学生学车练车的高峰期,但有学员练车时间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出现(详见本报7月10日04版相关报道)。报道刊发后,一些市民和网友还反映了其他一些关于驾校及教练存在的问题。近日,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

部分驾校存在管理问题

市民刘女士表示,去年4月,她到柳南区潭中西路的文韬驾校报名学车,当时正常学车并考完了科目一和科目二。今年7月,她向教练提出练习科目三及准备报考时,却被告知要重新收取练车费50元/次,如果在考试前想要达到熟练程度,她估计需要花费600元到800元。

为何练车还要再交费?该教练表示,每名学员报名交的学车费用及考试费用进入的是驾校账户。因驾校负责人失联,这些费用并未转到各教练手中,教练教学无法得到报酬,因此只得再次向学员收费。目前,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已接到了相关反映,并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记者了解到,部分驾校还存在教练“挂靠”、考试练习场地费标准不一、考试未通过复训费高昂等问题。

在“挂靠”模式下,通常学员由教练招揽,练车的油费或电费由教练承担,教练收费后给驾校交纳场地费和管理费。驾校无法对教练的教学质量等进行有效管理。

除了管理问题外,驾校运营不规范也给日后产生纠纷留下隐患。部分驾校在收取市民的学车费用后,并未与市民签订相关的培训合同或协议,后期如出现需要交纳复训费或高昂场地费时,市民难以维权。部分市民放弃学车时,才发现合同或协议存在不公平条款,只能拿到少部分退费。

收取场地费、复训费属于市场行为

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维修与培训管理科负责人陈彦介绍,现阶段并没有规定驾校不允许教练“挂靠”,这类做法属于驾校内部管理,归于其拥有的自主经营权。目前备案在册的主体是驾校本身而非教练个人,教练因“挂靠”问题引发纠纷后,相关部门会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与驾校沟通或协商解决纠纷,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驾驶员培训服务范围集中于教学和训练,不包含考试相关事务,所以考试费、场地适应性训练费、保险费等都不在驾驶员培训服务收费范围内。”陈彦说,对于后续出现的一些收费项目,这些费用属于民事范畴,应当在双方签订的驾培合同中约定,如具体金额、收取方式等。

陈彦建议学员根据交警部门公示的缴费方式,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在线下或线上交纳考试费,需要购买驾考险的,学员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无需通过他人代办,否则易发生被挪用费用或被加收其他费用等情况。

目前,部分驾考的考场周边设置有模拟训练场,需要考试的学员可以进行练习,但需要交纳场地费。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考试费用是由该部门收取,但是场地费、复训费等均由考场或练习场收取,属于市场行为。

监管平台为学员提供保障

为规范和加强驾校提供的驾培服务,去年7月1日,我市启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此平台可以交纳培训费等,费用将直接进入驾校的监管账户,驾校、政府部门、银行均不能随意挪用。学员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完成一定比例的学时后,培训费用才会按约定解冻至驾校的结算账户。该平台启用后,学员们的驾培有了一定的保障,涉及驾培方面的投诉,同期相比下降75%。此平台日后将进一步优化,如拓展监管范围等。

陈彦提醒,市民在交纳培训费时,应确认所交金额与驾校约定的培训费用是否一致,并注意签订合同或相关协议,还要注意通过监管平台进行交费。“如果收取合同约定以外的费用,如空调费、油费及约定学时内仍另外收的费等,都属于违规收费行为。”目前驾培类投诉还涉及驾培中介,市民在报名学车时要注意辨别,以免被重复收费。

记者手记:驾驶培训,是拿到汽车驾驶证的必经之路。然而,眼下一些驾校及教练却将此当成了自己“雁过拔毛”的“发财之路”——在合同上设置“霸王”条款,无故拖延和减少练车时间以节约成本,收取相关费用时坐地起价,学员提出退费时他们百般刁难。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不该以驾校“内部管理”为由,拒绝处理,也不能以“没有接到相关投诉”为由,取代日常的巡查和监督。希望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对驾校及教练负起监管责任,让市民能够明明白白消费、顺顺利利学车。

--> 2025-07-21 相关部门对部分驾校存在问题进行加强管理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49514.html 1 优化监管平台 减少乱象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