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茜 黄蕊
8月2日21时许,在我市李宁体育中心一家匹克球俱乐部内,球拍轻击塑料球的“啪嗒”声此起彼伏。市民冯培根正和朋友搭档,与两名年轻人展开一场激烈的匹克球双打比赛。冯培根在一记漂亮的正手拉球后迅速上网扣杀,引得场边几名观众连连喝彩:“好球!”
匹克球运动于1965年诞生于美国。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该运动被列入表演项目,近年来在我市逐渐流行起来。匹克球的球拍类似大号乒乓球拍,球体如网球大小,采用镂空塑料材质,表面均匀分布着圆孔。由于融合了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匹克球被形象地称为“拿着大号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地上打网球”。
“匹克球参与门槛低,普及速度很快。”该俱乐部负责人李宇博介绍,相较于网球、乒乓球等运动,匹克球入门门槛低,球拍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一个球约20元,即使每天使用,也能用将近1个月。且匹克球球速较慢、节奏适中,对初学者十分友好,8岁至60岁的群众都能轻松参与。
受其他地区匹克球热潮的启发,该俱乐部将一块篮球场改造成3块匹克球场,于今年7月12日正式开放。起初仅有20余人参与,经过运动爱好者的口口相传,目前会员已突破280人。为鼓励市民广泛参与,俱乐部还免费提供专业球拍和球具。记者在现场体验时,经过简单适应后便能顺利接球,十几分钟跑动下来已汗流浃背,却仍意犹未尽。
此外,匹克球需要双打乃至多人对打、团队协作,因此社交属性也是匹克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半年前,我开始接触匹克球,后来逐渐喜欢上了这项新兴运动。”市民郑钧表示,他现在每天坚持练习,还在俱乐部里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球友,“大家一起运动、互相鼓励,让坚持变得更有动力。”
有着多年羽毛球和网球运动经验的韦联,从2023年开始练习打匹克球,如今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高手。今年3月,在来宾市象州县举办的匹克球比赛中,她与队友默契配合,最终获得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我有其他球类的运动基础,所以学打匹克球特别快。”韦联说,参加匹克球比赛不仅能积累比赛经验,更能增强自信心。她将继续与球友切磋球技,积极参与匹克球推广,让更多人感受这项运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