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初三(3)班 姚雨涵 指导老师:黎洁珍
《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恰似一部会呼吸的旧相册,缓缓摊开历史的褶皱,将那个烽火肆虐的特殊年代鲜活地铺展在观众眼前。
影片聚焦南京城沦陷的至暗时刻,日军的铁蹄踏碎和平,南京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吉祥照相馆本是留存幸福的窗口,却被战争扭曲成暴行的“记录场”。日军侵占南京后,在这里记录血腥杀戮,把残害百姓当作游戏,将杀人视为荣耀,人性的狰狞与残忍,在胶片显影中暴露无遗。
阿昌的故事,是黑暗里闪烁的一缕微光。他为躲避追捕东躲西藏,却因相册暴露行踪。日军胁迫他冲洗胶片,阿昌与照相馆老板在绝境中与日军周旋,借冲洗照片的机会,和日军斗智斗勇。他们藏身地窖,凭借对生存的渴望与对良知的坚守,竟慢慢获取日军“信任”,换来珍贵的粮食。这是弱者在绝境中拼出的生机,是平凡人被迫卷入战争后,用智慧与坚韧书写的生存史诗。
影片里,战争的残酷如重锤猛击心灵。日军的轰炸机如恶鹰盘旋,炸弹倾泻而下,无数百姓躲避不及,瞬间被火海吞噬;街头尸骸狼藉,鲜血渗入泥土,曾经的烟火人间沦为炼狱。战争打破的不只是建筑,更是无数家庭——亲人离散、生离死别,伤痛如藤,在幸存者心底疯狂蔓延。而日军在暴行里的麻木与癫狂,更让我对战争的本质有了锥心刺骨的认知:战争是人性的照妖镜,照出残暴、贪婪与冷血,也照出和平的珍贵无价。
历史不是课本里冰冷的文字,而是真实发生过的苦难与抗争。那些在战争里挣扎的生命,那些用微小力量对抗暴行的普通人,都是历史的注脚,提醒我们“勿忘国耻”绝非空谈。我们享受着和平的阳光,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随时失去至亲的恐惧,这份安定,是先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更是历史惨痛教训孕育的果实。
《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是承载历史重量的教科书,是唤醒民族记忆的警钟。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从影片里汲取力量,把对历史的尊重、对和平的珍视化作学习的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守护家国,让和平的曙光永远照亮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