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初三(3)班 秦依颖 指导老师:黎洁珍
8月30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影片以冷静、沉稳的镜头,剖开那段南京城苦难与坚守的岁月,让历史再次带着温度与重量撞进我们的视线。
电影里,泛黄的照片是时光的拼图。身着旗袍的女子笑意盈盈,全家福里的人眼里淌着柔光,这些鲜活明亮的生活场景,本应被慢慢晕染成温馨的回忆,可战火却像凶暴的兽,短短数日就将它们撕得粉碎。照片里的场景急转直下,成了难民挤在安全区的窘迫,成了孩童眼里化不开的恐惧。曾经定格幸福的胶片,成了战争暴行最沉默却最有力的证人,让我真切触摸到战争碾过百姓生活的残酷印记。
影片的主角们,在黑暗年代成了“真相守护者”。他们冒死留存日军暴行的底片,这些底片,是刺破谎言的利刃,是揭露暴行的铁证。在极端压抑的环境里,普通人的坚守迸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不是什么英雄,却用微小而坚定的行动,把真相传递给后人。这让我懂得,即便身处至暗时刻,个体的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历史的火炬。
如今南京城早已重建,繁华取代了疮痍,但《南京照相馆》像一面镜子,照出和平的珍贵。影片里的苦难,是中华民族刻进骨血的集体记忆,提醒我们和平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先辈们在苦难里拼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铭记历史不该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化作让祖国更强大的动力。我们学知识、练本领,就是要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用行动守护和平,让历史悲剧永远没机会重演。
看完这部电影,“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变得具象化了,更是成了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把这份记忆揣在怀里,珍惜当下,让和平的阳光,稳稳地照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笑脸上。
历史是根,扎进土壤才能开出未来的花。《南京照相馆》让我明白,铭记不是为了沉浸于痛苦之中,而是为了汲取力量,向着更明亮的方向奔跑。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从光影里打捞的记忆,让曾经的苦难与坚守,永远成为民族奋进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