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18日

传承制饼技艺 唤醒老柳州味道

薛春雄(右)在做饼。

○○全媒体记者 蒋定嵩

讲述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礼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春雄,51岁

中秋佳节将至,这是制饼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最近又有几个朋友让我制作几个伍仁叉烧月饼,他们要带回老家孝敬父母。他们说,我做的月饼有老柳州的味道。

我出生于柳州一个世代做饼的家庭,是听着打饼声音长大的正宗“饼仔”。我8岁就跟着家人学做饼,一做就是40多年,如今制饼技艺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好技艺配好食材,才能做出一块好饼。”父辈们常常教导我,应季选择不同食材,食材的长短粗细也有严格要求。一些食材从千里之外的产地购回,再运到百里之外的作坊炒制、碾碎,最后再运回来制饼。一块小小糕点的背后,凝聚着打饼人对于制饼原材料近乎苛刻的要求。

柳州螺蛳粉的火爆,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能不能搭上这趟“顺风车”制作新的产品呢?经过与饼楼师傅反复试验,我们将苏式酥饼与改良后的柳州螺蛳粉内馅相结合,研制出了一款创意糕点——柳州螺蛳粉饼。2019年,在广西烹饪协会举办的首届世界米粉大赛中,柳州螺蛳粉饼荣获创意风味奖。

今年,我们推出了柳州螺蛳粉月饼、柠檬鸭月饼、南瓜月饼、黑五类月饼、红五类月饼、蛋月烧等新品种。传统月饼与新奇口味、健康养生潮相遇,既留住了桂饼文化的根,又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不仅执着于做饼,我还希望保护和传承桂饼文化。多年前,我在仓库里发现了一些老旧的木质饼模,这些创造了无数美味的饼模如今少有用武之地,让我觉得惋惜。为了让这些斑驳陈旧的饼模发挥余热,2013年11月,我在柳州创建了广西第一家以糕饼为主题的博物馆——桂饼文化博物馆。12年来,桂饼文化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及研学者超5万人次,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更好地传承发扬了制饼技艺和文化。

空闲时,我还会走进校园、社区、乡村,开展传播桂饼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尤其是孩子们能够体验手工古早味,也让这份记忆中的柳州味道长存。

--> 2025-09-18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3086.html 1 传承制饼技艺 唤醒老柳州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