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滨江小学2021级(1)班 韦可玟
一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涛涛姨妈家,准备和堆堆姐姐一起体验扎染。我听说,扎染属于纺织品的传统工艺,是我国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刚进门,涛涛姨妈就像变戏法一样把扎染工具拿了出来。有五颜六色的染料,包括最传统的靛青色、最柔和的紫色、最耀眼的黄色……还有染绳、玻璃球、夹子、松紧带、染布等各式各样的工具。“扎染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打结法、夹扎法、卷扎法、捆扎法、叠扎法,或者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用,都能染出漂亮的图案。现在,我来教你们几招。”涛涛姨妈边说边示范,我和堆堆姐姐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步骤。
学会方法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了。我挑了一块雪白的染布,先在染布中心放一颗玻璃球,用松紧带牢牢捆好,再用一个夹子稳稳地“咬住”一小块布,最后用松紧带不规则地捆紧。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别提有多满意了。涛涛姨妈拿出染色工具,熟练地向我们演示着。只见她把捆好的布架在碗边上,用吸棒将靛蓝色的染料滴在布上。“我们只往空白地方滴,被捆住的地方是留白的。”涛涛姨妈边滴边讲解。我照着涛涛姨妈的样子,将扎好的布架在碗上,拿起一瓶元青色染料,手一抖、一挤,染料就从瓶子里落到了布上,瞬间那白色的布料上就像镶嵌了许多不规则的蓝宝石,美极了。紧接着,我又加入紫色染料,两种颜色交织后,开始慢慢渐变。染好色的布要放入袋子里,密封好,等待半小时。这半小时里,我的心中仿佛有无数个彩色气球在碰撞,每一个都装满喜悦和期待。
终于,半小时到了。涛涛姨妈高兴地说:“你们可以看看各自染的布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拿出染布,剪断松紧带,取下夹子,拿出玻璃球。“哇!”我惊喜地大叫一声,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蓝紫相间的布,元青色最为耀眼,两种颜色相互晕染,构成一幅画。我欣赏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学扎染,我不仅感受到了它的神奇魅力,还被古人的智慧和手艺深深折服。今后,我还要探索更多非遗,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