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阳亮
实习生 许梓言
“经常看到楼下有流浪狗,居民路过都有点怕。”10月19日,市民王女士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公众号:lzwbwq)反映,她居住的小区近日来了一条流浪狗,经常徘徊在小区的广场和居民楼下,对小区的老人和小孩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能有人管一管。
流浪狗出没小区 居民们常常被扰
10月20日,记者到市民王女士所住的城中区华展华园小区了解情况。
王女士说,一条黑色的流浪狗近段时间一直在小区出没,白天在小区的小广场附近跑来跑去,晚上又经常出现在小区37栋楼下,虽然没看到它直接攻击人,但是没人管的流浪狗在小区随意出没,对居民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一次它突然从垃圾桶旁边的绿化带冲出来,还大叫一声,吓得我冷汗直冒。”居民李先生说。有居民表示,偶尔看到那条流浪狗追击一些小的宠物狗,很担心它会突然攻击人,希望小区物业能管一管这条流浪狗。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到居民关于流浪狗的反映,目前物业秩序部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想办法妥善处理这条流浪狗,不让它继续扰民。
市民不当投喂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小区都有流浪猫或者流浪狗。有居民反映,经常在晚上有流浪猫突然从灌木丛中跳出来,吓人一跳。市民黄女士说,有一次她看到6只流浪猫在她前面追逐,她感到有些害怕。
虽然不少市民看到流浪猫、流浪狗会不适,担心受到它们攻击,但是也有一些喜欢小动物的市民很享受给流浪猫、流浪狗投喂食物。“这些流浪猫、流浪狗很可怜。”市民蒋女士说,她认为流浪猫、流浪狗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于是经常和一些热心的朋友到小区投喂。
“有些市民在楼道里投喂流浪猫、流浪狗,引起同一栋楼居民的不满。”柳北区解放街道河北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青松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曾经发生过多起因为居民投喂流浪猫、流浪狗引发的纠纷,投喂时留下的食物残渣和猫狗在楼道内留下的屎尿,影响居民楼的公共卫生;此外,市民的投喂行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流浪猫、流浪狗聚集到一起,给小区居民带来安全隐患。
市动物园管理处科普教员张恒皓建议,普通市民最好不要接触流浪猫、流浪狗,因为流浪猫、流浪狗可能会携带病菌,人接触后有可能会被病菌传染;对不熟悉的动物不要随意触摸,避免被咬伤抓伤。
他山之石:一些城市有治理经验
目前,柳州市没有针对流浪猫、流浪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方法。一些小区物业表示,流浪猫、流浪狗在被驱逐后,没过多久又会跑回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青松说,辖区如果发现患有传染病、重病、具有攻击性的流浪狗,社区只能向公安等有关部门反映、求助。
如何才能科学规范管理城市流浪猫、流浪狗?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对流浪猫、流浪狗形成“人道捕捉、科学收容、规范处置”的治理模式,通过建立专业捕捉队伍、电子档案全程追溯、领养机制等措施,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流浪猫、流浪狗,展现了治理的力度,又体现了对生命的温度,让近3000只流浪猫、流浪狗可以重回家庭。
上海市探索建立健全网上领养机制,打通公众网上领养途径,并拟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区宠物店内设立“爱心屋”,集中看护免疫合格的待领养犬只。
一些城市推动实施“诱捕、绝育、放归”计划,倡导领养代替购买、科学救助的理念,有效控制了当地流浪猫、流浪狗的数量。许多城市加强普及科学文明养宠知识,倡导养宠市民成为负责任的宠物主人,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流浪猫、流浪狗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