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蕊 实习生 覃海蕗
盆景以其精致细腻的艺术表现力提升景观品质,成为园林绿化的点睛之笔。在我市各公园、广场、街道等区域,均可看到园艺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主题景观,为市民营造诗意的氛围。
4日,记者走进蟠龙山花卉基地的一处雅致小院,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盆景。罗汉松、榆树、雀梅等20余种盆景植物,在细雨中展现出独特的姿态,尽显蓬勃生机。
这里是盆景师颜强阳的工作室,也是他的“练技基地”。现年32岁的他已有10余年盆景培育经验。
“在普通人眼中是‘柴火棍’,在盆景师手中却是个宝。”颜强阳一边拿着3日从苗木基地切下来的三角梅桩——一根光秃秃的枝干,一边介绍,“制作盆景非常考验技术和耐心,不仅要了解不同植物的习性,还要掌握各种培育和造型的技巧,不同植物的用土、用肥也要精准掌握。”大部分盆景要从裸根桩开始精心培育,逐步促进其慢慢生根发芽并做造型。在过去,制作一盆观赏盆景需要10余年。随着园艺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嫁接培育技术不仅让盆景造型更加丰富多样,还缩短了培育周期,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这个三角梅切口还得晾干水分、消毒,几天后才能种植。”颜强阳一边说着,一边将院子里的一盆罗汉松搬进操作台,固定在托盘上,然后拿起一根铝线在一处枝条上缠绕。“选铝线要看枝条的粗细,控制好缠绕的间距,避免断枝。”颜强阳说。
“盆景是‘活的艺术’,要懂得取舍,知道哪根枝条该留、哪根枝条该剪。”两个小时过去,颜强阳手里的罗汉松悄然发生着变化,枝叶从杂乱无序到层次分明,弯曲的枝干沿着石柱附立,展现出苍劲有力的姿态。一盆普通的罗汉松经过盆景艺术培育,价值可提升上千元,甚至更高。
颜强阳告诉记者,他从小喜爱花草,毕业后从事园艺工作,一直潜心研究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是自然之美的凝练,更是人文精神的升华,它的价值也体现在城市绿化景观的建设中。作为一名杰出的盆景艺术家,颜强阳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曾代表我市参加国内各种盆景大展,通过观摩学习大师的盆景作品,汲取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术。
近年来,颜强阳凭借不懈的努力和精湛的技艺,在众多盆景大赛中屡获佳绩。今年10月,在2025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盆景师赛项中,颜强阳的作品《孤峰迎客》从13个设区市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
盆景艺术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盆景技艺正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微型盆景占地空间小、好养护,在办公室和家庭均可摆设。”颜强阳希望通过培育微型盆景,让更多人感受到盆景姿态万千的艺术魅力。

